备案号:渝ICP备11004827号-4 网警备案编号:50010501500921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重庆三人众科技
2025年6月19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政处在局201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渝黔背靠背联网工程(重庆段)规划选址论证会。
渝黔背靠背联网工程是继“疆电入渝”工程之后,我市又一项重大电力战略性工程,预计今年年底开工,2027年投运。该工程可利用两省市用电特性,可以发挥电力互济、负荷错峰、事故支援、容量支撑、资源利用等多方面的联网效益,对于加强省间电力互补互济能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升紧急情况下事故支援能力,为全国电力现货市场灵活交易提供物理平台,具有重要作用,将支撑我市“十五五”期间电力快速增长需求。
与会专家和部门对规划选址论证方案进行了审查,给予了充分肯定,原则同意通过论证。近年来
2025年4月17日上午,我院规划创新与政策研究中心、信息数据中心牵头参与的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重庆三峡库区国土空间监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CSTB2024TIAD-KPX0107)顺利通过实施方案论证评审。中国工程院陈军院士、刘汉龙院士以及中国测绘学会宋超智理事长、北京大学赵鹏军教授、北京大学杜世宏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东辉研究员等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织开展、研究计划及
5月10日至12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和遥感测绘领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冯文利司长、原科技发展司单卫东二级巡视员出席会议。5月11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陈翰新院长受邀参加“遥感测绘科技创新成果交流”分会场,并作题为《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数智化变革的实践探索》学术报告。报告系统介绍了重庆市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体系构
4月17日下午,中国测绘学会组织召开了《山地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与赋能应用关键技术》成果评价会,邀请了北京大学杜世宏教授、北京工业大学马东辉教授、武汉大学牛强教授等七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与论证与评价。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主持,陈翰新院长和项目组成员参会。
近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的第四届“自然巴渝”科普讲解大赛主城都市区片区赛圆满落幕。我院参赛作品《微更新—历史街区的时光针线》荣获三等奖。
规划一所技术骨干陈璐以《微更新——历史街区的时光针线》为题,带领观众走进山城巷的保护更新实践。该作品依托2018年重庆市政府启动的《渝中区山城巷及金汤门传统风貌区城市更新方案》项目,展开系统性讲解,在“织补”理念指导下,通过保
近日,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功在本地部署DeepSeek-R1大语言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的智能查询模块。DeepSeek大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能力,能够高效解析复杂的社会经济数据,为用户提供精准、实时的数据查询和解答服务。
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引入,使得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库的智能查询模块实现了质的飞跃。用户只需通过自然语言输入查询需求,系统即可快速理解并
2024年12月31日,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数字重庆建设第十四批应用“三张清单”》,由我院信息数据中心支撑谋划的“社会·生活服务圈空间治理”应用纳入数字重庆建设重大应用“一本账”管理。
“社会·生活服务圈空间治理”应用是落实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关于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找准“小切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推动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等工作要求,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谋划的重大应用。应用围绕15分钟生活服务圈“规划—实施—监测—优化”全生命周期闭环,谋划了“生活服务圈统筹谋划”“生活服务圈功能配置”“生活服务
2025年1月10日,我院详细规划所编制的《合川区草街街道古圣村村庄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顺利通过合川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委等区级部门审查。《规划》衔接融合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盘活村庄用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特色风貌引导四项改革工作,从统筹空间资源、促进多跨协同,盘活存量用地、拓展产业空间,融合土地综合整治、优化用地布局,加强乡村风貌引导、提升乡村品质四个方面入手开展规划方案编制,以发挥村庄规划统筹引领作用,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下一步,项目组将按照会议
2025年1月9日,我院详细规划所配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中心城区规划处制定的《重庆市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重庆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实施。
《办法》形成了编制审批、规划修改、实施监督的完整流程体系,明确了适用范围以及城镇开发边界外的详细规划要求与市区管理职责。编制与修改方面,明确了详细规划编制原则及计划管理,建立了规划单元—街区—地块规划实施传
近日,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的《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规划》为指导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最高层级法定性专项规划,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传承和延续重庆历史文化特色,促进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入挖掘重庆历史文化文脉,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文化内涵。《规划》从梳理重庆历史沿革与城市演变入手,充分挖掘了重庆的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等六大特色历史文化,界定了其概念内涵,列举了系列代表性资源,旨在充分融入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先